日本享有“长寿之国”的美誉。据日本厚生劳动省2020年底最新发布的全球平均寿命统计:日本女性平均寿命为87.26岁,男性则为81.09岁,稳居世界第一。
那么,究竟是什么使日本人如此长寿呢?今天我们将针对“日本人长寿的秘密”,围绕饮食习惯、地理环境、社会制度与民族性格四个方面,对其一探究竟。
一、饮食习惯
首先,日本人独特的饮食文化对国民的长寿具有重要影响。
日本料理强调原汁原味,因此烹饪步骤与方法都比较简单,同时也最大限度地保留食物中的营养成分。像海鲜一类往往生吃,注重食材最本真的味道。
日本作为岛国而盛产海货,在众多海产品中,日本人又尤爱鱼类。蒸煮炸烤、生吃,日本民族将鱼文化演绎得丰富多彩。鱼类中含有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,对降低血脂大有裨益。
传统的和食,往往是许多杯碟碗筷摆满一桌,但每一份的量都不多,这就是日式饮食中所讲求的量少、质高、类多,不仅要味香、更要色美,食材搭配丰富,关注人体营养均衡。即使是早饭,也往往需要一小碗米饭、一段烤鱼、两片香肠、一个生鸡蛋、两片紫菜、一碗酱汤、一碟小菜来搭配。
此外,日本料理口味清淡,做菜时很少放油和盐。时令蔬菜通常煮着吃,其他时候会把蔬菜放在米糠发酵用来做咸菜吃;同时,日本人也想出了很多代替盐的方法,如拌各类调料酱或就着酸奶直接适用。甚至流行的烤肉,也是因为肉类经过烤制而能蒸发部分油脂。
日本四面环海,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,常年温和湿润,气候宜人。总国土面积的70%以上为山地,人均绿化面积4000平方米,森林覆盖率大于90%。良好的生态环境,是日本人长寿的自然资源基础。
优美的自然环境与日本人高度的环保意识密不可分。日本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了国民性的环境保护运动以及后来的垃圾分类运动,对于国家生态与国民健康都产生了重要影响。如今,日本的很多地方都没有废品收购站,人们往往会自觉把垃圾分类整理好,按照地方相关规定,于指定日期、指定地点进行统一回收;甚至许多街道也没有所谓的清洁工,地面也非常整洁。
随着战后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,日本逐渐建立完善医疗制度与社会福利支付。当母亲肚子中的婴儿还未出生,就已经在享受国民健康保险。而普通国民在加入医保后,一般自己需承担的医疗费用只占30%,如果达到“老龄”标准,就会降到20%。另外,对于失业者与残疾人群体,在申请生活保护之后,日本政府大约会提供每月11~13万人民币的补助,以帮助特殊群体生活。
勤劳与务实是日本民族性格的重要元素。2001年,日本厚生劳动省颁布的《厚生劳动白皮书》中有这样一句话:“工作即一切,工作即生命,工作即人生,工作是最美的,最神圣的。”即是对日本人重视工作的最形象体现。在日本,许多老年人退休后并不甘于“颐养天年”,多回去做一些兼职或志愿者服务,也有一些人重返职场,工作热情不亚于年轻员工。
近代以来日本科教文化事业的发展推动了民族素质的提高,但“安于本分”“敬业重业”精神仍然是日本民族的文化因子。“不听闲言,不说别人坏话,常存敦厚之心”仍为当今的日本社会所推崇。
图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犯,请联系删除!
有更多关于语言培训、留学申请、就业移民或者小语种高考的问题想要咨询,欢迎大家联系我们!
南一环总校区:包河区屯溪路538号华地大厦主座4楼
安农大校区:长江西路130号安农大科技长廊2楼
滨湖利港校区:滨湖利港·银河广场写字楼D座五楼D508-509,D518室(庐州大道与紫云路交汇处东北侧)
详情咨询 0551-63628411
0551-63628422